首页 > 小说推荐 正文

「智慧巨人」智慧巨人为什么要消灭人类

时间:2023-04-12 08:40:26 阅读: 作者:佚名

相信很多复习过教育心理学的同学们都对“皮亚杰”这个人物并不陌生,今天让我们来共同走进皮亚杰的世界,探索这位巨人的精神奥秘。

让·皮亚杰(1896-1980)是二十世纪最负盛名的学者之一。西方学者公认他是与巴甫洛夫和弗洛伊德齐名的当代心理学三大巨人之一。事实上,皮亚杰首先是一位生物学家和哲学家,其次才是心理学家。但是,皮亚杰在儿童心理学方面的成就和影响却是最引人注目的。英国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彼特·布莱安特说过:“没有皮亚杰,儿童心理学将是微不足道的”。

皮亚杰的童年生活没有游戏,没有神话、传奇、探险故事。好在,皮亚杰所在学校有着开放而自由的教学氛围,教师真诚地欢迎学生的质疑,这使皮亚杰有可能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而且学校的管理也相当宽松,使得皮亚杰能够有较多的空余去从事他所感兴趣的事情。皮亚杰7岁时就开始把空余时间用在对鸟类、化石、海洋贝类等的研究上,并在10岁时就撰写了一本有关当地鸟类的书。皮亚杰生物学学徒生涯,使皮亚杰不仅学会了如何从事自然科学研究,还养成了严谨的治学态度。

在他15岁的时候,皮亚杰与其教父一起度过了一个假期。教父是一位文学家,认为皮亚杰兴趣过于狭窄,便引导他迈进了哲学的殿堂。随后,皮亚杰潜心阅读了大量的哲学和宗教著作,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思想背景,为自己科学研究进行了认真的理论准备。这就是皮亚杰公开承认其教父是他的三位老师之一的原因。

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前,皮亚杰一直在接受自然科学的系统训练,也是被当作生物学家来培养的。在皮亚杰获得了博士学位之后,他开始了心理学的学习和研究。在随后60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始终坚待自己的志向——研究科学认识的起源,按照自己所选定的主要途径——儿童心理——进行研究。他以非凡的合作精神和宽广的胸怀,与众多的弟子、同事以及外国专家们一起,不知疲倦地从事着紧张而有序的研究工作,直到他生命最终的前夕;皮亚杰自始至终针对儿童进行研究,直到最后他完成了从儿童出生的第一周到青春期之间的完整发展历程的精致描绘、他的卓越成就使他声名鹊起,他的文献的引用率超过了除弗洛伊德以外的其他任何学者,好几所举世闻名的大学授予皮亚杰名誉学位,而国际心理学会则授予他心理学最高荣誉——爱德华·李·桑代克奖金。

皮亚杰既没有接受任何心理学方面的系统训练,也没有任何心理学学位,却能取得如此杰出的成就、这除广缘于他的非凡天赋以外,早年父亲、母亲及教父的教育,儿童时期所从事的“成人化”的自然科学观察和研究,广泛的兴趣和阅读,严谨的治学态度,坚定不移的志向,矢志不逾的意志,非凡的合作精神,以及广阔的胸襟等都对他获取成就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皮亚杰的主要贡献即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个体在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此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其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形成图示。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使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这一时期,儿童的认知能力也是逐渐发展的,从对事物的被动反应发展到主动的探究。本阶段儿童还不能使用语言和抽象符号来命名事物。

(2)前运算阶段(2-7岁)

儿童在感知运动阶段获得的感知运动图示在这一阶段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图示,由于语言的发展,使得儿童的表象日益丰富,认知活动不局限于感知活动,但此阶段思维仍受具体知觉表象的束缚,难以从知觉中解放出来。此阶段儿童的心理表象是直觉的物的图像,还不是内化的动作格式;还不能很好的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区分开来。认知活动具有具体性、不可逆性、刻版性。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此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发生了重组和改善,具有了抽象的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其标志是出现守恒的概念,能运用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此阶段儿童的思维仍然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因此,这一阶段儿童应多做事实性的技能性的训练。

(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出现逻辑思维

此阶段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来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又称命题运算阶段)。本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能理解符号的意义。此阶段儿童不再刻板的恪守规则,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拒绝规则。

以上四个阶段与阶段之间不是简单的量的差异,而存在质的差异。前一阶段的行为模式总是整合到下一阶段,而且不能互换。每一行为模式源于前一阶段的结构,由前一阶段的结构引出后阶段的结构。前者是后者的准备,并为后者所取代。各个阶段不是截然的阶梯式,而是具有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叠。

其中影响发展的因素有:

(1)成熟: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是个体发展的必要条件。

(2)练习和经验:指个体对物体作出动作过程中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不同于社会性经验)。分为物理经验和逻辑数理经验两种。

(3)社会性经验:指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对个体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不是充分因素,它需要建立在被主体同化的基础上。社会化是一个结构化的过程,个体对社会化所做出的贡献正如他从社会化所获得的同样多,从那里产生了运算和协同运算的相互依赖合同型性。如果缺乏儿童的主动同化作用,这种社会化作用将没有效果。

(4)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智力的本质是主体改变客体的结构性动作,是介于同化和顺应之间的一种平衡,是主体对环境的能动适应。实现平衡的内在机制和动力就是自我调节。自我调节是认识活动的是一般机制,它使得认知结构由低级水平向该级水平发展。这其中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可以作如下概括:1. 充分认识儿童不是“小大人”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本前提。2. 遵循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是教育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成为了这个学科的典范,一生留给后人60多本专著、500多篇论文,他曾到过许多国家讲学,获得几十个名誉博士、荣誉教授和荣誉科学院士的称号。皮亚杰对心理学最重要的贡献,是他把弗洛伊德的那种随意、缺乏系统性的临床观察,变为更为科学化和系统化,使日后临床心理学上有长足的发展。皮亚杰在教育心理学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希望大家夯实掌握,认真备考。

详细内容:

1.文章《「智慧巨人」智慧巨人为什么要消灭人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以学习研究为目的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点击此处

2.文章《「智慧巨人」智慧巨人为什么要消灭人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zbsldq.com/t/33412.html

  • 相关阅读